结构及工作原理 QYB型滑片自吸泵(8-9.5强自吸泵)为容积式泵,其结构见附图。它主要由转子、泵体、叶片(滑片)、端盖、轴、轴承和机械密封、安全阀等组成。转子为开有若干叶片槽的柱体,泵体内壁为一有规律变化的曲线,泵腔内壁与转子外表面构成一月牙行形空间,叶片装在转子的沟槽内,并可以在槽内滑动。转子旋转时,叶片受离心力的作用从槽中甩出,起端部紧贴在腔体内壁上,月牙形空间被叶片分隔成若干扇形的小室——基元容积,当基元容积逐渐减少,对泵腔内的液体产生挤压作用,使液体排出泵而形成一定流量,当出口有负载时,形成压力,压力的大小和负载有关。基元容积周而复始地增大、减小、连续变化,将液体连续地吸入和压出,使液体按照一定的流量和出口负载所需的压力有出口输出。
吸入管路和吐出管路应有自己的支架,泵本身不允许承受管路的负荷。
吸入管路的人口必须安装过滤装置,过滤器的有效过流面积应大于管截面积的3倍,(抽底油,扫舱时,有效过流面积应相应增加)。 过流器应定期检查。
安装完毕后必须对电机与泵的中心作一次检测,若同轴度大于0.1毫米,则应重新调整,直到符合要求。
在机组实际试运转4小时后,做最后检查,如无异常现象,则认为安装已妥,可交付使用。
泵的转向请看泵上盖上的转向牌。
泵的拆卸和安装 拆卸联轴器护罩
拆卸电机,拆卸泵联轴器
拆卸其中一只泵端盖
抽出转子
卸掉滑片
拆出另一只端盖
泵安装时以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
开机前的准备工作a、新机组开机前泵体内应充适量的介质油(所输送的介质,可从安全阀尾部螺孔加入)。要求泵体内油量超过泵的轴心线,否则会损坏泵内的机械密封,正常使用的泵开机前不必加机油。
b、检查转向,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。
c、检查润滑油,特别是长期停用后的泵,再次起动时,必须加注润滑油脂(钙基润滑脂4号),用手转动旋转部分,转动是否灵活,有无卡壳或其它异常情况,正常使用的泵,每隔30天检查一次黄油杯中的油量,不够时须加满,并压入轴承中。
d、检查泵进出口闸阀开闭状况。
对滑片自吸泵来说,最好是出口阀全开情况下起动,如果工艺流程不允许全开,则可慢慢调整至流程所规定的要求。然后将阀的开度锁住,下次起动就不必再调整。
起动 开机前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,即可开机。
运行
a、起动后应查看进出口压力表所指示的表压,出口表压应在性能指标范围内,以达到高效运行直目的。
b、通过听、看、闻检查泵组运行状况,不得有刺耳噪音和剧烈振动。
c、连续运行时,要查看安装轴承的泵端盖温度是否正常,不得高于环境温度40oC,有手触摸不得烫手,否则为异常情况,应停机查找原因。
d、注意观察电机功率表(或电流表),功率(或电流)过大应停机,查找原因。
维护 QYB型滑片自吸泵(8-9.5强自吸泵)结构紧凑、合理、可靠性好,在正常情况下使用,一般不需拆开保养,当发现有故障时,应找出原因予以解决。
维护该泵时应注意几个问题:
a、轴承:该泵所选用的轴承为滚针轴承,平时保养不必更换,只当磨损严重,影响正常使用时,才予以更换。
b、滑片:滑片的正常磨损量及小,当磨损严重,磨损量超过2毫米(指滑片与泵腔内壁接触部的磨损量)时,必须更换滑片。
c、泵端盖:泵左右端盖正常情况下,磨损很小,且两边应均匀磨损,若保养、维护时发现磨损大,磨损不匀时,应找出原因,予以解决。
d、机械密封
机械密封在不漏油的情况下,一般不应拆开检查。若泵端盖下端泄漏口产生漏油时,则应对机械密封进行拆检。装拆机械密封时,应轻取轻放,注意配合面的清洁,保护好动环和静环的镜面,严禁敲击碰撞。机械密封产生泄漏的原因主要是磨擦副镜面拉毛所至,其修复办法,可对磨擦副进行研磨使镜面恢复,也可更换摩擦副。另一原因是“O”型密封圈(输油泵材质为耐油橡胶,化工泵材质为F4)安装不当或变形老化所至,此时则需要调整或更换“O”型密封圈进行重新装配。
e、安全阀
安全阀出厂时已按拥护要求调定其开启压力。平时严禁打开或随意调定压力。若要改变其开启压力,泵出口须装有压力表监测。首先松开锁紧螺母,旋动调节螺杆,观察压力表值。旋动到合适的位置后,拧紧锁紧螺母,贴上封条。顺时针旋动时,安全阀开启压力升高;反之,则开启压力降低。
故障及排除
故 障 |
产生原因 |
排除方法 |
油 |
吸入管路漏气 |
检查漏气部位,予以消除 |
油泵 |
转速太低 |
调整转速 |
油泵 |
压力过高 |
降低压力 |
泵 |
负载压力过高 |
减低负载压力 |
泵杂 |
底脚不稳 |
加固 |